当前快报:“祥开万象—故宫与西藏文物联展”展出阎立本《步辇图》、赵孟頫《帝师胆巴碑卷》书画真迹
今天,“祥开万象—故宫与西藏文物联展”开幕式在故宫博物院举行。该展览由故宫博物院和西藏自治区文物局联合举办,旭日慈善基金会特别支持。于2023年4月29日至7月30日在故宫博物院午门及东西雁翅楼展厅对观众开放。
【资料图】
图说:展厅现场。(新民晚报记者杜雨敖摄,下同)
展览分为“花开满路——西藏地方与内地的交往”“花繁叶茂——认同与归宿”“春华秋实——丰硕的文化成果”三个主题单元,以“花卉”象征西藏与内地各民族相互交融的过程。展出文物108件(套),其中来自西藏自治区文物局下属各单位及萨迦寺管委会的文物13件(套),故宫博物院文物95件(套)。除了有大家耳熟能详的唐代阎立本《步辇图》、元代赵孟頫《帝师胆巴碑卷》等书画展品之外,还有大批首次与观众见面的文物藏品,如故宫博物院藏《满文大藏经》、布达拉宫藏永乐帝像、萨迦寺藏八思巴初见忽必烈唐卡等,充分展示了西藏题材文物的风格多样性及其艺术魅力。
图说:唐蕃会盟碑(复制品)唐穆宗长庆元年(821),吐蕃赞普赤祖德赞派使者与唐朝在长安(今西安)举行盟誓,并将誓文用汉藏两种文字对照,刻石立碑于长安兴唐寺前。长庆二年,双方使者又在逻些(今拉萨)重誓,立碑于大昭寺前。目前仅拉萨长庆会盟碑尚存。碑通高 5.6米,由碑座、碑身和碑首三部分组成,碑座为龟趺座。碑四面刻字,左半藏文横书,为古藏文;右半汉文直书,字体为正楷。西面刻汉藏两体对照的盟文,东面刻藏文盟文,南北两面刻唐蕃参与会盟的官员名单。碑文忠实记录了唐朝与吐蕃政权以舅甥情谊,会盟立誓、信守和好、合社稷为一家的内容,见证了汉藏民族的交往、交流与交融历史。
图说:唐代阎立本绘《步辇图》卷(故宫博物院藏)唐贞观八年(634),吐蕃赞普松赞干布遣使臣到长安,向唐朝求婚联姻,唐太宗李世民决定将文成公主许配给松赞干布。贞观十五年(641)春天,松赞干布派噶尔东赞(禄东赞)到长安来迎接文成公主,唐太宗则派礼部尚书、江夏郡王李道宗陪同文成公主进吐蕃。文成公主除了带去中原地区的很多文化典籍外,随行的还有各种行业的工匠,对于促进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。画面右侧绘唐太宗坐于六女侍所抬的步辇上,两侧各有一女侍举扇,后跟随一女侍举伞,太宗着圆领袍服,手握一长方形盒置于膝上。左侧有三人面对太宗躬身而立:着朱色圆领长袍、双手执笏、脸上长满髭须者,为唐朝官员;着圆领对襟长袍、上饰内有鸟兽的团花纹者,为吐蕃使臣禄东赞;着白色圆领长袍、双手执笏者,一般认为是翻译官。
图说:观众在《步辇图》真迹面前凝神观看,久久不愿离去。
图说:元代赵孟頫书《帝师胆巴碑》卷 (故宫博物院藏)帝师胆巴碑,全称“大元敕赐龙兴寺大觉普慈广照无上帝师之碑”。碑文中言明敕碑之由来、赐谥之含义、胆巴生平及赵孟頫对胆巴的评颂。胆巴(1230-1303),元代突甘斯旦麻人,今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一带,系萨迦派高僧,精通显密两宗,在元大都、上都和五台山等地弘法利生。大德七年(1303)他在上都(今内蒙古自治区多伦)弥陀院涅槃圆寂。赵孟頫,吴兴(今浙江湖州)人。奉元世祖征召,历仕五朝。擅诗文音律,旁通佛老,精书画。
图说:观众一张张拍赵孟頫书《帝师胆巴碑》卷 ,告诉记者回去要给孩子做字帖。
图说:永乐帝画像唐卡 (布达拉宫藏)明成祖朱棣(1360-1424),身穿黄色龙袍端坐在龙椅宝座上,头戴翼善冠,龙袍盘领窄袖,前后及两肩各金织盘龙,腰束镶玉銙带。朱棣是明朝第三任皇帝,年号永乐。在位期间,迁都北京,营建紫禁城,积极经营边疆,采取“多封众建”政策,发展贡市贸易,使西藏当地僧俗首领都能和明廷保持直接的关系。如永乐五年(1407),噶玛噶举派活佛得银协巴(《明史》称哈立麻)入觐南京,为已故的明太祖及马皇后举行荐福仪式,并受封“大宝法王”。终明之世,“大宝法王”称号为黑帽系活佛世代袭任,对维护西藏地方与中央的关系做出了贡献。
本次展览结合故宫博物院“四个故宫”体系建设,是2021-2023年文化和旅游部援藏项目“基于故宫与西藏文物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”的成果展示,也是反映元、明、清三代民族关系史的大型综合性展览。展览反映了近五年故宫博物院最新相关科研成果,发掘了文物背后的文化意蕴,展示了文物所体现的西藏与内地及宫廷的交往、交流与交融历程并谱写的民族团结进步的绚烂华章。
据悉,根据文物保护要求及参照惯例,展览中的宋元及之前的书画作品将在展出一个月后更换为复制品。(新民晚报驻京记者杜雨敖)